必威 betway必威食在广州2行羊城中轴线 寻味粤菜源流
城市原点,是指在城市主城区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地理位置设置的城市地理地标。它不仅是地理坐标概念,更是一座城市的标志,反映一个城市地域特点和历史文脉。广州的城市原点,坐落在广州城区传统中轴线上的人民公园前,而距离原点标志约500米外的东面,则是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即南越国宫署遗址所在,这里的发掘为广州城市起源提供了最可靠的证据。\大公报记者 黄宝仪(文、图)
广州“有史可考”的阶段始于秦汉时期。《史记》记载,“秦时已并天下,略定杨越,置桂林、南海、象郡”,此为岭南首开郡县、必威 必威betway广州初建古城。广州古称蕃禺,文献上并未言明城址位置。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建设和考古工作的展开,位于老城中心的南越国宫署遗址逐渐露出真容。
如今,游客走进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可以看到一个特别的“千层蛋糕”——考古地层关键柱,层层叠压自秦至民国共13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层和文化遗存,既是南越国、南汉国两朝王宫所在地,也是自秦统一岭南以来历代郡、县、州、府官署所在地。必威 必威betway如果说王宫展区让人直面广州历经2200多年而未变的城市中心,那么原点标志北面的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则是充分诠释了“食在广州”的源远流长。
南越国是西汉前期岭南地区的割据政权,传5世共93年。南越王墓是岭南迄今发现规模最大、随葬品最丰富、墓主人等级最高的汉代彩绘石室墓。这里出土了1000多件(套)文物,有趣的是,随葬器物中不仅有数目可观的实用性极强的炊煮饮食器具,例如用于煲汤煮肉的鼎、用于蒸饭的甑、用于煎炸的青铜煎炉等,里面甚至还残留着未完全分解的食物,让今天的人们对2000年前的南越国宴有了清晰的了解。
更加新潮的吃法,是打卡中轴线上的网红——大佛寺,在寺庙里吃一顿素食自助餐。大佛寺始建于南汉时期(917至971年),清朝平南王尚可喜捐资在此建寺,并为寺内绕铸三尊大青铜佛,故称大佛寺,也是广州佛教五大丛林之一。肃穆庄严的仿京师官庙制式殿宇,兼具岭南地方风格,让大佛寺成为北京路繁华商圈中一个特别的存在。近年大佛寺声名鹊起,和它亮灯后那金碧辉煌、灯火通明的殿宇、像极了《千与千寻》里的汤屋有关,仿佛可以一步从闹市瞬间进入另一番淨土,吸引人们来寻找温暖和宁静。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寺庙都挤满了求菩萨保佑上岸的“打工人”,但往来不绝的上香客里总有这么一路人:不忙着求神拜佛,先急着填饱肚子。来大佛寺的人群中,就有不少人是冲着素食而来。这里的素食自助,从广式茶点到西餐甜品,花样繁多;二楼的素食阁可以点餐,佛光普照、晨钟暮鼓、云开空淨、万法归一、离苦得乐、福至春临……菜单名目充满巧思。
吃饱喝足,正好到大佛寺隔壁的光明广场转一转。都说重庆“魔幻”,其实广州也不遑多让,例如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构水闸遗址,就保存在传统中轴线的商场内,又例如集科普、娱乐、观赏于一体的海洋馆,坐落于新中轴线的商场中。
早在南越国时期就能制作出花样繁多美食的广州,自古以来盛产“吃货”,南越王赵眜是,鲁迅也是。1927年1月,鲁迅自厦门赴广州,应聘为中山大学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从1927年1月18日到9月27日,鲁迅在广州度过近九个月的时光,高达500元的月薪,让他在这座以吃闻名的城市过得有滋有味,这从他日记中留下的25家广州馆子的名字就可以窥见一二。
当年鲁迅从厦门到广州,第一站便下榻于钟楼,随后又迁居白云楼(今白云路7号),恰好这两个地方都离今天的城市原点不远,而鲁迅日记中也还有北园、南园、陶陶居、美利权冰室、太平馆5家至今依然营业的餐馆,且北园、美利权冰室、太平馆都是步行可达的范围。钟楼是一幢被古树环绕的黄色外立面民国老建筑,设有《在钟楼上——鲁迅与广东》《从红楼到钟楼——广东贡院与近代高等教育变革陈列》等基本陈列,并恢复了一大会议礼堂、鲁迅旧居和中山大学会议室等。
今天的游人能从鲁迅与许广平近现代书画、油画原版、连环画稿在内的100余件馆藏中,感受一代文豪的浪漫与柔软,当然还有他的“吃货”特性。离开钟楼,沿着文明路往西前行,走到惠福路美食街,一路上炖汤、甜品、小吃不断,美食街更是云集了萝卜牛杂、猪脚薑、竹升麵、肠粉等广州地道食品,正如鲁迅笔下的广州饮食“极便当”。
离开传统中轴线,乘坐地铁到天河,就可以打卡新中轴线A景区——正佳广场。它不是传统的购物中心,而是一个融合多元化休闲娱乐创意元素的文商旅学综合体,潮人可以打卡TOP TOY亚洲潮玩集合点、亚洲第六家乐高品牌旗舰店、各类IP展等;亲子游客群体可以在海洋世界探索海底世界的奥秘,在雨林生态植物园里与小动物们一同挖掘大自然的秘密,在自然科学博物馆里了解地球的诞生、生命的演化……商场里,自然也少不了美食。这里不但可以让游客吃上正宗的广府美食,还能品尝到汇聚多国风味、100多家上千种食品,尽情享受舌尖上的美味。
从正佳广场出来,沿着新中轴线往南走,就是广州初代“网红”至今天的天河南步行街。它和其他城市步行街不一样,开在居民小区里,里面散落着各种时尚小店,包括健康茶饮、咖啡、水果、甜品等,都是年轻人喜欢的门类。新晋网红店以日式料理与酒吧、咖啡为主,店面不大,但精致有味道,与周围老房子有点格格不入,却又巧妙融合,构成閒适的广州生活气息。
广州是一座很包容的城市,很多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都在这里和谐共生,这一点同样体现在美食上。顺着新中轴线继续南行,花城大道高德置地广场里有广州第一家米芝莲星级的川菜馆宋.川菜。说是川菜,让人没想到的是,这里其中一个招牌菜竟是北京烤鸭。
现场制作的烤鸭皮脆肉香,与山楂条、哈密瓜条、葱丝、青瓜条、白砂糖、蒜末甜面酱和芝麻酱混合的配料搭档更是增加了层次感。据说,烤鸭制作团队来自北京,原材料严选精料饲养42天至高规格鸭胚,由从业30年的老师傅4800秒精准火候烤製,难怪可以从一众菜品中突围而出。
华灯初上,正是花城广场最热闹的时候。海心桥、广州塔、广州国际中心、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大剧院……一座座地标建筑依次排布,连点成线穿城为轴,彰显着广州气势恢宏的大城格局。这里高楼林立,有很多“出片”机位,和“小蛮腰”同框,打卡“三件套”等,每天都吸引着大批穿着时尚、妆容精致的年轻人前来。晒完大长腿,正好到猎德涌旁边的食街补充能量。